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意义

作者:罗雨星   时间:2024-06-13   来源:    点击数:

近年来,年轻干部巨额贪腐案件屡见不鲜,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年轻干部之所以会误入歧途,归根结底是因为思想道德出现滑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反腐倡廉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管齐下、综合施策。”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有必要开展廉洁教育,培育大学生公正廉明、摆袖却金的高尚品德,增强“不想腐”的自觉,从思想上筑牢拒腐防变的道德防线。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明确指出,明智的反腐策略强调预防。2005年,“廉洁教育第一次出现在党中央的正式文件《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冶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钢要》(以下简称《纲要》)中,并提出要建立健全注重教育的预防腐败体系,将廉洁教育作为反腐倡廉的重要手段推向全党全社会。2007年,《关于在大中小学全面开展廉洁教育的意见》中规定了高校廉洁教育的要求和方法,为大学生廉洁教育指明了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党中央自上而下的反腐力度不断加大,预防腐败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受到了广泛关注,大学生廉洁教育成为其中的重要一环,多所高校相继开设大学生廉洁教育相关理论和实践课程,厚植大学生崇尚节俭、拒绝腐败的职业理念。

  1. 大学生廉洁教育是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内容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高校要培养“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时代新人和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廉洁教育首先是一种德行教育,通过课程教学和实践锻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廉洁观,培养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这正是对“立德树人”这一教育初心和使命的具体诠释。

    1.大学生廉洁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廉洁教育是高校思想政冶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前沿阵地。《纲要》中明确指出,预防腐败体系必须建立起思想道德教育的长效机制”这就说明反腐败必须依靠思想政治教育,廉洁教育也必须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为载体和平台,这样才能确保廉洁教育过程的持续性和效果的长期性。

    大学生廉洁教育是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冶教育课程体系的一大亮点,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内在统一的。一是两者具有目标一致性。大学生廉洁教育和思想政冶教育都是旨在让大学生修身养性,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培养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价值理念,二是两者具有教育主客体一致性,大学生廉洁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教师,客体是学生,同时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三是两者具有教育主体内容一致性。大学生廉洁教育需要通过高校思想政冶教育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两者的主体内容并无冲突,廉洁意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修养评价的重要标准。廉洁教育也需要借助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两者相辅相成。在厘清两者的关系之后,就可以清晰地发现,大学生廉洁教育是新时代反腐倡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做好大学生廉洁教育工作不仅能够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还对新时代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尤为重要。

    2.大学生廉洁教育有利于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立德树人就是要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廉洁教育是一种具有政治属性的教化方式,就是为了让广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具备最基本的思想品质和人文情怀。一是有着坚定的人民立场。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守江山就是守往人心”廉洁教育正是在践行中国共产人一以贯之地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宗旨,青年大学生要成为时代新人,必须肩负时代重任,延续时代精神,时刻牢记中国共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定人民立场。习近平总书记曾痛批一些陷入贪腐的领导干部“早节不保”没有“扣好第一粒扣子”,与党和人民背道而驰,一步步走向深渊,虽悔不及。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有助于学生认识到人民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更好地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服务人民,二是怀揣投身共产主义事业的理想信念。实现共产主义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长期不懈奋斗,没有坚定的信念,就会产生“共产主义虚无论”的错误想法。一些年轻的领导干部走向贪腐的罪恶深渊,就是因为自身的共产主义信仰高地被拜会主义,利已主义等资本主义思想所占领,丧失了投身实现共产主义事业的理想信念,将个人的前途命运与民族国家的发展相割裂。所以,对于作为年轻干部的后备军的大学生群体来说,普遍且专业性的廉洁教育势在必行。

  2. 大学生廉洁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总是处于各种各样的关系之中,如果这种关系出现失衡,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人与群体之间就会出现矛盾,这些矛盾就会构成社会不和谐的因素,而被政治所裹挟的贪腐就是造成社会不和谐的一个重大因素,因为贪腐就意味着利己主义、个人主义、官资主义等非正义性的意识形态,会导致整个社会的信任危机,长此以往,国家安全就会受到严重威胁。

    1.大学生廉洁教育有利于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风尚

    大学生是学生的一个特殊群体,这个阶段是青少年向青年转变的一个关键阶段,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会逐渐形成并趋于稳定。所以,抓住大学这个廉洁教育的黄金期,对反腐倡廉工作来说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方面,培养廉洁自律的忠诚战士。通过科学合理的廉洁教育课程,提高学生的政治性、原则性和自律性,使其在自己的岗位上始终能坚定信仰,不为名利的欲望背叛初心。另一方面,增强反腐意识,扩大反腐队伍。反腐倡廉队伍不能仅限于专职纪检监察等相关群体,而是每个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人的义务,也是公民身份得以体现的重要方式。因此,大学生廉洁教育其实是培养公民意识,打造潜在反腐队伍,旨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2.大学生廉洁教育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廉洁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息息相关。廉洁是建设法治社会的内在要求,贪腐者在获得财富的同时剥夺了其他人实现自由的权利和机会,贪腐本身就是一种不平等、不公正的现象。廉洁教育能让大学生认识到贪腐对于个人、社会和国家的危害,自觉地为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奋斗,践行公平、正义、法治理念,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大学生廉洁教育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廉洁文化的必然要求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自古以来中国人民都崇俭抑奢,廉洁才能勤政,‘廉是衡量一个官员政绩的重要尺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囊括着丰富的一脉相承的廉洁文化,其中蕴含着深厚的廉洁精神,这种艰苦朴素、俭以养德的文化已成为中华文明的鲜明特征。首先,廉以修身。“廉”是作为现实的人在群体社会关系中经过长期实践而形成的一种稳定的追求理想人格的精神品质,故廉洁为人本身就是一个修身养性的过程,廉洁能够涵养品性,塑造完整人格。其次,廉以为民。廉洁思想的首要理念就是民本, 因为廉洁之人敢于为民请命,与民患难与共,急民所急,想民所想,忧民所忧。“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优其优”从先秦时期的民贵君轻、民为邦本等思想形成开始,民本思想就不断被丰富和升华,统治者越来越认识到民心向背对于国家运转的重要性。最后,廉以辨义利。孔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前于利。”道德高尚的君子必定是重道义、轻私利之人。孟子在权衡生命与道义的轻重时发出“舍生而取义者也”的铿锵感慨。从古人对义利的辩论中可以看出,廉洁自律之人能明辨是非,甘于为道义献身。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将在实现“两个一百年”伟大目标的历史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高校廉洁教育必须坚持用发展的眼光改进教育方式,坚持用先进文化充实教育内容,以慎重的态度锤炼教师队伍,共同促进高校廉洁教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