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廉、学廉,为国为民
廉洁,廉洁,解之何意?廉,正直也,洁者,清白也,合之即清白高洁,不贪也。
而所谓廉洁,是为从政之要、受权之先。廉官,于国而言,为重中之重。廉官洁身而自好,贪官思欲而重财权,廉贪二官因之所重不同而导致所作所为也大不相同——廉官养民,贪官养财。贪官之祸国殃民,在于其不择手段。明之亡国,其因更多在于士大夫之不廉,在于官贪,有嘉靖一朝之严嵩,贪没军饷,买卖官职,大肆敛财收利,光是其子严世蕃家中便有黄金三万余两,白银二百余两,其余资财合计数百万,可想而知,贪财至此,光是一地民生都不足以供养他严氏一家,对于国家之危害有如何之大了。
对于党员来说,廉洁不应该是悬在大门匾额上的“清廉为民”,而是心存民生,因而不取一毫不义之财,公器为公而不取之为私用。
廉洁之于官,是不取不义之财,不贪公器为私用,这是廉洁,而再进者,则是淡泊名利,以身奉民,是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在纵然恶疾严重之时,在病榻上仍忧心民众,是张桂梅在大山里的四十年。廉洁之官,在历史上,可谓之多。志洁者屈原,谏言者魏征,治廉者海瑞,而更近之如今,有好干部焦裕禄,有舍己入山苦教多年的张桂梅。滚滚历史中,从不少廉洁者。
在于谦于太保身上,廉洁更多是肩上万万百姓所托,是他两袖清风,不为权贵倾黄金。因于谦在北京保卫战中立下的大功,皇帝赐下玉猫金座钟,却被于谦拒之门外,宦官因此有点不高兴了,就写了“劳苦功高德望重,日夜辛劳劲不松。今日皇上把礼送,拒礼门外情不通”四句话,叫管家送给于谦。于谦见了,在下面添了四句:“为国办事心应忠,做官最怕常贪功。辛劳本是分内事,拒礼为开廉洁风。”宦官见此,这才作罢回宫复命。
在于谦之后的两百年里,出现了兰考的焦裕禄。焦裕禄在兰考任县委书记时,一直把人民放在心上,为了治理兰考的风沙、内涝、盐碱“三害”,他不辞辛劳,与群众一起艰苦奋斗。他廉洁自律,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真正做到了公正无私地行使权力。
这些人这些事似乎在说:这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廉洁这种美德从未中断传承。从屈原为廉洁造词以来,便一直有人在践行廉洁这一君子之道,承之古君子高洁美德的廉洁,至今还未曾断绝过传承,而往后,哪怕千百年后,哪怕千万年后,只要人在,廉洁之传承便后续有人。哪怕是官官争财夺民利的明末,也不乏如胡世宁般的廉洁之官。
廉洁,是克己,是为公。习近平总书记说,当官就不要想发财,想发财就不要当官。这句话如古庙大钟作响,溃耳震聋。是也,当官若发财,无外乎是以公器谋私利,赖以民生资养己身,损公而肥私,这是为官最恶。晋臣陶侃在任浔阳县吏时,曾派人给母亲送去一罐腌鱼,母亲湛氏在收到后却原路返还回去,并书信说:“你为官吏,却以公家之物予我,非但于我无益,还使我忧虑不已。”而此事也使陶侃受教良多。有人以为,不过腌鱼而已,不至于侵犯公器,而这便该说及廉洁的另一点了:莫以银小而贪之。
几个铜板,放在如今,也不过十来块,如此小钱,何至于说是侵犯公器呢?正所谓器在公则为公谋,不应当以贪之多少来定夺是否有所贪墨。陈寿在三国志中有留言: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这话放至廉洁上,也是通用的。清水至清,可若是其中滴油入水,即使一滴,也将使清水不清;若是滴墨入水,那便是一滴,也将使清水变得浑浊,这如同做官,贪小财,贪之再小,也是贪,谋私权,谋之甚小,也是侵占公器。
那如何使官员廉洁呢?
廉洁更应是君子自求,是求见于己身,是自我要求。见庙堂潭水浑浊,而不愿与之同污,宁可做村野小溪淳淳细流,也不愿做滚滚泥水在黄河。屈子洁身自好,身居泥沼,仍为清莲一枝,他的廉洁,是“宁溘死以流亡,余不忍为此态也”的独身。而在他几百年之后的陶潜先生,则多了些“富贵非无吾愿,帝乡不可期”的淡泊,正因这份难得可贵的淡泊,才成就了不为利所惑,愿做闲云野鹤游戏山间,才更不愿与污水同流。
廉洁,重于在于克己,官员的克己胜过千防万防,千防万防也难免有疏漏之处。洪武大案,杀的人头滚滚,杀的是那权官贪官,是那在位谋私之官,要知,洪武用严刑重典于官大夫,便是要使那有贪心之官惧怕,使之不敢贪,这是洪武皇帝的做法,多年之后的雍正皇帝则认为,贪当罚,廉则赏,于是有了养廉钱,以善与罚两治来规范官员的廉洁。到了如今,马克思告诉我们,思想是行动的指导,于是我们知道心不正,则很难免出现贪腐。如今的治腐治贪工作更加重视治本,更看重于从思想上引导官员树立廉洁意识,从思想上抑制贪欲,做到“不想腐”。
治腐治贪,首在廉洁教育。宋官包拯留有家训:“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包公之家训,显示其家风之正美,短短三十字,是其一生之所践行的,他不仅自己言行身践,更是教育后代子孙莫要贪于权财。
廉洁以安心,清正以慰民,静心映清水,正行照蓝天。
若要细说廉洁于常人,则先要知,廉洁者,是洁身自好也,是明知大势混沌,我仍以清白之身独居世间,是君子爱财而取之有道。要学廉洁,还要知我前辈之不易,是刀枪火铳下打下来的盛世。要知当年列国瓜分中国,使我国之不国,民之不民,如此情况,我同志前辈无论年岁,扛得枪的便可是兵,十来岁的年纪或许还未见过人间多少花开,却见过不知多少次的弹飞刀砍了。同志前辈们的前仆后继才有了如今之中国,今人尤叹于建国之不易。学之历史,要知使国家至于如此,既是闭关锁国之责,也是清王朝腐败之责。知晓了这段历史,才更知廉洁是为国器!
知晓了历史之后,便要知,前事至于此,是为腐败之责,是为不廉所致。
而求常人之廉洁,首先是要洁身自好。廉洁可以是拾金不昧,也可以黄金万两资国复兴、资民生活。张謇,这位近代著名的实业家,在创业过程中始终保持着廉洁自律的品质;他致力于实业救国,所得的大半财富都投入到社会建设与公益事业中,藏富于民,而不是用于个人的奢靡享受。
廉洁可以是不贪求不义之财。
晚清胡雪岩,他虽是晚清著名的红顶商人,但他在为商时以诚信而著名,不以不正当的手段来谋取利益。他注重商业道德,对合作伙伴和客户都秉持着公正公平的原则。
言即至此,尽数中华上下五千年廉洁先辈,数不胜数,论前朝往事,而今朝之中华更为盛世!为此我感言良多,是为中华有如此之多的廉官贺!是为天下万万百姓贺!
愿天下人天下官皆廉洁!
作品说明
近些日子在读有关明史的书,读到崇祯一朝时,我也为其亡国深感无奈,国之亡,固然他崇祯有责,却不在全责,贪官要占一半之责。对于贪官污吏,我一直是深恶痛绝的。于是才有了这篇文章。
我想,可以先讲明白廉洁是什么,再从官员的廉洁和普通人的廉洁两个方面出发,论述廉洁的意义以及如何建设官员的廉洁,如何建设普通人的廉洁。
官员的廉洁,在于为民,更重于是否公财公物的侵占,是否为民做实事。普通人的廉洁在于对自身行为的坚守,如诚信等。
这是我对廉洁的思考。